top of page

【日本教育制度】理念和特色


從2019年10月起,日本政府決定開始實施「幼兒教育」全面免費政策。即由幼稚園,小學,到中學,共12年,日本國民的孩子都可以享受免費教育。


日本教育架構與香港相似,幼稚園就讀3年,初等教育 - 國小6年,中等教育 - 中學3年,高中3年,以及高等教育 - 大學4年,也可選擇短期大學2至3年和專門學校2至4年。


日本學校的原則上是在4月開學(櫻花季節),3月結束。與香港9月開學,7月結束不同。大多數學校採用3個學期制,第一學期從4月到8月,第二學期從9月到12月,第三學期從1月到3月。當中有兩大假期 (暑假:7月底到8月底|寒假:12月底到1月初)。


幼稚園:


日本幼稚園的教育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。透過不同活動和人際之間的互動,學會獨立和團體協作,建立自信和自己的人格。


與香港不同,日本幼稚園不用讀書寫字,每日從遊戲中和自主探索中學習。沒有評估或成績的壓力,也沒有特定的課本及功課。


小學:


進入了小學後,孩子除了會學習到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,也會透過體育課去鍛鍊強健體魄,學校會有體育課,也會定期開展運動會、游泳會、遠足及各種球類比賽活動。


日本小學也很強調「勞動教育」,譬如孩子要打掃學校、教室,建立要把自己使用過的地方回復整齊、整潔的價值觀;日本小學會提供午餐,而孩子需要負責分飯,從中讓他們學習到分工與互相合作,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與自理能力。


而在日本的小學,課程是按學校教育法的規定來開設的。1、2年級所開設的課程有語文、算術、生活(由理科和社會綜合而成)、音樂、圖工(繪畫和手工)、體育、道德和特別活動(學年會議等)。到了3、4年級,生活課由理科和社會代替,綜合知識習得課的時間增多了,到了5、6年級時還要增加一門家庭課(烹飪和縫紉)。


我們從日本綜藝節目中,經常會看到小小年紀的日本孩子可以照顧比自己還要小的孩子,或者可以出外執行"任務"(譬如幫媽媽買東西),其實都是日本教育的成果,因為孩子除了在學校學習到知識之外,學習也會著重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習慣、自我控制能力和遵守日常社會規範的態度。


而隨著2020年日本教改,英文將列入高年級課綱,亦即英文成為了小學由三年級開始的必修課程。


中學/高中:


日本的制度分為中學三年與高中三年,一般為一星期上課五天,從星期一到星期五,也有些學校在星期六也會上課。


在中學和高中,每天6節課,一節課通常為50分鐘。下課後,學生輪值打掃教室,之後開始社團活動時間。


而社團是日本教育的特色。在教師指導下,有相同喜好的學生,於放學後和假期中,自發性地參加包括運動、文化活動、學習領域等社團活動。


也有許多日本傳統運動和文化相關社團,像是柔道、劍道、茶道、華道(花道)、書道(日本書法)等等。


社團活動亦讓學生有機會與其它學校交流,並且進行友誼賽。


初中畢業之後,根據文部科學省的資料,有超過九成學生會選擇升讀高中(另外有8.1%會選擇參加日本文部科學省實施的「高中畢業水準鑑定考試」,合格者即被承認與一般高中畢業生具有同等學力,同時獲得大學入學考試資格。此外,還有高等職校,這裏教授專業程度更高的知識,是從16歲開始的5年一貫制教育。)。


日本高中通常分成升學導向的普通學科和職業導向的專門學科,多數高校為設有兩種科的綜合學校。畢業後可進入專修學校的專門課程、短期大學和大學等高等教育學校繼續就讀。

Comments
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
Vision Overseas Consultant Ltd. ©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